国际展会 国内展会 展会资讯

参展指南-展会潜在客户挖掘策略探讨

展会资讯 490

一、精准筛选客户需求意向

在展会期间,部分企业通过举办讲座并向参会观众发放高额礼品的方式吸引大量人流。然而,此类举措易导致相当比例观众仅为获取赠品而来,并非真正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为降低这一现象的不利影响,可在讲座进程中发放纸质观众调查表,其中明确设置问题,询问观众参与讲座的动机是否为获取赠品。展会结束后,将选择该选项的观众信息从潜在客户名单中剔除,如此,销售团队所接收的潜在客户信息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有力促进销售环节效率的提高。

二、合理运用直觉销售

尽管直觉在销售评估中看似缺乏严谨性,但对潜在客户的判定,不仅应依据其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还需考量销售人员在与潜在客户交流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实践表明,销售人员的直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客户的购买决策。某些潜在客户虽在问题回应上不够积极,但倘若销售人员凭借直觉认为其具备挖掘价值,往往这类起初态度并不热忱的潜在客户最终能够转化为合作伙伴。

三、明确潜在客户对接流程与时间

不同企业针对潜在客户的跟进流程因公司结构复杂程度而异。潜在客户信息的传递存在多种方式,如实时发送至公司特定部门,抑或在展会结束后统一发送;信息整理可能遵循市场部门的要求,也可能依据销售部门的标准。例如,一方期望将潜在客户直接提交给客户关系管理部门,另一方则倾向于先将高等级潜在客户按地区分类,展会结束后发送给地区销售经理,随后再发送低等级潜在客户。在计划参展阶段,务必与相关部门领导充分沟通,详细了解其需求,并提前汇总这些要求。同时,对展台销售人员展开针对性培训,使其能够有效获取相应客户信息,这将极大地提升展会后客户跟踪工作的效率。

四、高度关注重复出现的客户

当在潜在客户统计表中发现重复客户信息时,切勿贸然删除。这些多次出现在展台的观众,若还参与过讲座、一对一产品展示,且与同一销售人员进行过多次交流,极有可能是对产品真正感兴趣的潜在客户。因此,必须重视这类重复出现的观众,对其做好标记并优先跟进,避免将其与低潜力客户混淆。

五、探寻与管理真正的潜在客户源

若销售未能将展会获取的潜在客户转化为订单,原因可能较为复杂。销售部门可能将其归咎于展会观众质量欠佳,但潜在客户的分配合理性同样对销售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系统难以直接获取现场销售人员对客户是否符合投资回报率的反馈,当销售团队认为展会获取的潜在客户质量不高时,可通过进入 CRM 系统检查潜在客户来源。例如,若潜在客户始终由同一名销售人员负责跟进,无论其在名单中出现多少次,与之联系的始终是最初的销售人员,这可能导致潜在客户订单被归因于销售人员个人努力,而非展会成效。在此需强调,我们虽无法强制潜在客户采取购买行动,但应着重关注能够掌控的因素,如积极搜集潜在客户信息并实施有效管理,以此作为衡量展会效果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